一、三諧勵磁發電原理
1.空載自勵建壓
一般情況下,使用過的發電機轉子磁極L1L2??偸谴嬖谝欢ǖ氖4湃鐖D1,其中含有三次諧波磁場。當原動機驅動轉子時,剩磁切割定子中的三諾繞組S1S2,使之感應出三次諧波電勢,經單相橋式整流(D1~D4)成直流IL送入人L1L2,從而加強了主磁場及三諧磁場,于是使S1S2中又感應出較大的三諧電勢,由它提供增大了的電流IL進一步加強主磁場,如此反復循環,使主磁場不斷加強,S1S2所提供的勵磁電流IL不斷上升,發電機定于中的主繞組產生感應電勢EF隨之上升。但在L增長過程中,三諧繞組S1S2內部阻抗壓降不斷增加,該路逐漸飽和,三諧分量逐漸下降,阻止EF及IL繼續上升。當上述兩個相反的過程平衡時,EF即穩定不變,發電機空載電壓UE建立.為了易于建壓,起勵前應將磁場變阻器R調至最小位置;但為了防止過電壓,升壓過程中,應增大R,使U0達到空載額定值。
2.單機運行時的恒壓原理
三次諧波勵磁的發電機帶負載運行時,勵磁電流IL含有兩個分量:空載分量I0及復勵分量I3I3由三諧主磁場產生,其值取決于電機磁路結構;I3由負載電流電樞反應三諧磁場產生,其值不僅與磁路有關,而且與負載電流IF及功率因數cosφ密切相關。因為感性負載電流的電樞反應三諧磁場對三諧主磁場有助磁作用,發電機負載電流IF一般為R-L性,當IF增時,電樞反應基波磁場削弱基波主磁場,使發電機輸出電壓幾下降;當不考慮鐵芯飽和影響時,IF直軸電樞反應三諧磁場產生復勵分量I3,加強三諧主磁場,又使發電機輸出電壓見上升。當IF越大,cosφ越低,直軸電樞反應基波分量的去磁作用愈強。使UF更加下降;但直軸電樞反應三諧分量的助磁作用也愈大,又使UF更為升高。當設計使得在額定UF及cosφ,上述兩相反作用平衡時,保持UF為額定值,即相復勵恒壓特性。它使發電機單機運行的調壓率一般為5~8%,在負載突變的動態過程中,能自動維持UF于一定水平。
二、三諧發電機并網出現的問題
三次諧波勵磁發電機組在單機運行時比較穩定,當與大電網并聯時,由于過強的相復勵正反饋作用,會出現運行不穩定甚至并不上網的現象.
(一)當機組并入電網瞬間,發電機空載電勢低于電網電壓Uc,并網后發電機電壓 UF等于UC,此時發電機發出容性無動電流,由于此電流直軸電樞反應三次諧波磁場的去磁作用,使勵磁電流IL減小,隨之發電機電勢降低,從而出現向電網吸收無功現象,在過度欠勵狀態下,容易發生有功及無功振蕩,甚至解列。因此如電網電壓Uc偏高,為避免發電機過度欠勵,必須降低發電機的有功出力,以維持它與電網的并聯運行。
(二)若當機組并入電網前瞬間,U0高于Uc,并網后UF等于Uc,此時發電機發出感性無功電流,處于過勵狀態,由于該電流直軸電樞反應三次諧波磁場的助磁作用,使勵孩電流IL增大,發電機電勢隨之更高,如此循環從而出現搶發無功現象,情況嚴重時,可能引起發電機過我發熱。當機組之間并列或并入小電網運行時,由于本機搶發無功,其余機組吸收無功,使機組間出現無功環流,導致發電機過我發熱的不正常運行狀況。
三、改善方法
基、諧波混合勵磁
圖2中基波勵磁電源取自發電機定于出線A及中性N220伏,經 I~2千伏安的行燈變壓器B降壓及橋式整流后,串接于原三諧勵磁回路中,便組成基、諧波混合勵磁。其補償優點是:它的容量穩定可靠,當電網電壓Uc偏高時它的補償增強;當Uc偏低時其補償作用則減弱,使發電機能合理分配無功功率,達到并網穩定運行的目的.
表1為一臺125千瓦機組進行基波補償前后的運行參數比較。
(二)三次諧波繞組并接電容器
如果勵磁功率不足,根據發電機的感性和容性負載分別產生去碰和助磁原理,在三次諧波繞組的出口處并接電容器補償,效果良好。電容器C的決定:先計算三次諧波繞組阻抗:
可計算出C的電容量(做法)。實際應用時,C可由幾組分電容并聯而成,使之根據需要補償程度來調節,電容器的耐壓應高于勵磁電壓.
那打水電.站采用220V4.75UF的電容器后其對比運行參數如表2.
(三)增加升壓變壓器高壓線卷
電網電壓Uc普遍高于額定位,三次諧波勵磁的發電機不僅使上網的無功不足,甚至要從電網吸取部分無功。實踐證明,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措施之一是改造變壓器的高壓側線卷。
10千伏級變壓器,一次測高壓為全±5%可調,但當電網電壓Uc一次例偏高10%時,變壓器二次電壓為420伏,高于發電機400伏額定電壓值。為了適應電網運行電壓而維持二次電壓400伏時,可將變壓器一次增加卷數,改原電壓調整率上±5%為±10%改造后分接開關置于+10%,此時當Uc偏高10%時,發電機運行穩定,調節靈活.
(四)機組出力的合理調節
實踐在明,合理調節發電機組的有功和無功出力,也是確保三次諧波勵磁發電機并網程定運行的有效方法.一般并網的小型水力發電機是帶恒定有功出力運行的,圖3所承是這利工況下,發電機定于電流IF、cosφ即及無功功率Q之間的關系,充分析如下:
1.當并網三條件完全具備時,發電機以準同期方法并入電網,一般發電機定于電流IF為零.但由于并網瞬間電壓差值U=Uc-Ue。
對三諧勵磁的發電機往往產生一不同幅值(L或C性質)的沖擊電流。
2.發電機并網后帶恒定有功出力時;根據調節勵磁電流IL的大小,發電機抽出電流IF、cosφ及無功功率Q均有不相同的對應值.
(1)如果僅增長水輪機的進水開度帶恒定有功出力,而不相應增加勵磁電流IF時,如圖3中的A點,此時cosφ很低,發電機輸出電流IF很大,可能出規定于過我發熱;而另一方面發電機吸取電網無功—Q愈多,以維持轉干旋轉磁場的需要,這種運行工況必須避免.
(2)如增加IF至B點,這時輸出電流IF值最小,而cosφ最高,此時發電機所需無功為自身平衡,不與電網互相交換。
(3)再增大IL至BC區間,IL又呈上升,cosφ則為下降之勢,發電機向電網輸送的無功+Q也愈來愈多。對于并網的小型水電站一般要求運行于BC區間的cosφ=0.8處,此時發電機輸出電流、勵磁電流及出力均處于額定工況。
3.并網運行的發電機,要避免有功和無功出力的突增和災減,以防止發電機功率振蕩而失步.因此無論是調節水輪機進水量或調節勵磁電流的大小時,均應平穩進行.實踐證明這種平穩調節出力的方法是合理的